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705995
喉罩通气与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对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黄跃军 彭南安
第1页

    参见附件。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6~53岁,平均(36.4±12.7)岁;手术类别:阑尾切除16例,Meckel憩室切除10例,胆囊切除34例。全部患者排除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者麻醉时采用喉罩通气,B组患者麻醉时采用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两组患者家属对通气方式均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禁食8 h,禁水4 h,麻醉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咪达唑仑0.1 mg/k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建立静脉通路,并采用多功能监护仪行生命体监测,观察患者脉搏、体温,并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表现等,待患者稳定后,记录HR、SBP、DBP为基础值,两组患者麻醉均在手术前5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然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 mg/kg、异丙酚2 mg/kg,观察患者自主呼吸及意识消失后分别行喉罩置入或喉镜下气管插管,置入或插管操作均由高年资麻醉医师进行。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或喉罩植入时(T2)、插管后5 min(T3)及拔管时(T4)的HR、SBP、DBP,并进行组间及组内插管前后比较。②围拔管期(拔管即刻到拔管后30 min)对患者进行躁动评分,采用4分制。0分:安静合作;1分:有刺激时肢体躁动;2分:无刺激时有肢体躁动,但不强烈;3分:激烈挣扎,难以控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